当下小语种教育面临的机遇
世界上有6000多种语言,如果把联合国使用的6种官方语言定义为通用语种,那么,非通用语种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语种,至少从数量上主宰着语言的世界。换句话说,这是一个小语种的世界。
进入21世纪以后,通过教育部2001年设立“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”,2007年设立“特色专业建设点”等扶持计划,我国高校的外语小语种专业教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,从专业建设到人才培养,从学术研究到社会服务,取得了长足进步。截至2015年,我国高校开设的小语种数量已达到70种,教学点近350个,学生2.9万人。培养层次从最初的本科,逐渐发展到硕士和博士,在北大、洛外等学校还建有博士后流动站。教师队伍不断加强,教学科研硕果累累,其中洛外和广西民族大学在2005年还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。
当前,我国高校的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,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化。
首先,国家对外语小语种人才培养极为关注,在政策层面给予特殊支持。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日益扩大,特别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沿线包括65个国家和地区,迫切需要掌握当地语言、熟悉国情和文化的专门人才。因此,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、通晓国际规则、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性、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,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。2014年底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,各种小语种国家公派留学项目、教育部新近推出的有关举措等,都体现了这样一种需求导向和政策倾斜。
其次,地方政府加大对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投入,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江苏、陕西、河北、黑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省份的教育部门,在配合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同时,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以多种方式鼓励支持当地高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。
再次,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,小语种专业自身的教学科研实力显著增长。国际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多语种、复合型、中外联合培养、本硕博连读等模式,使小语种人才培养具有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好的条件。
最后,学生选择小语种专业更趋理性,在校学习更加自主多样,就业和成才渠道也越来越宽。今天的学生不再把学习外语作为简单的谋生手段,而是将语言作为一种学习工具;他们希望掌握不仅一种而是多种外语,他们更愿意将外语与政治学、法学、经济学、教育学、社会学、民族学等其他学科专业复合;他们更希望进入世界名校,拥有更强更好的教育背景;他们的择业也不像过去一味追求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,自主创业同样精彩,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“,唱出的正是年轻一代的心声。
小语种人才和明天的世界
放眼当今世界,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,国际政治格局、经济贸易、文化教育、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发生着巨大改变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2020年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,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。在全球竞争中,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实力。我国的外语小语种人才培养,也将在这样的背景下,迎来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复合型、高质量、多元化的快速发展。展望未来,我们至少会看到四个方面的突出变化。
教学语种数量大幅增长,国家语言能力得到提升。根据有关规划,到2017年,我国高校开设的外语小语种专业数量将达到94种,实现对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的全覆盖。国家的财政支持、高校的专业布点、招生的人数规模、相关的留学政策等,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。 学生语言能力普遍加强,专业复合范围逐步扩大。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仅掌握英语和一种非通用语,而且开始接触其他语言。各学校实践多年的“复语型、复合型“人才培养,将进一步丰富学科专业的复合内涵。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提高,高级翻译人才匮乏的情况有所改观。
质量标准体系发挥作用,学术研究促进人才培养。随着《高等学校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的制定和实施,各校会更加重视专业教学的正规化建设。师资队伍水平的不断提升,会形成一批批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向课堂转化,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充实和更新。
非通用语教学走向世界,为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。国际联合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的渠道会不断拓宽,包括学位联授、学术交流合作等。在全球化对大量民族语言造成冲击,使越来越多的族群语言濒危的今天,中国的外语小语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,无疑是对保护人类语言和文化多样化的贡献,是尊重不同文化、沟通不同民族、维护世界和平、承传人类文明的最好体现。因此,也会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赏和支持。
本文选自:重庆小语种培训官网